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發布了新的租賃準則― IFRS 16,要求所有承租方將租賃業務—原按照IAS 17將租賃業務分為營業租賃、融資租賃並適應不同的會計計量原則,變更為新的IFRS 16準則,此準則為近年以來影響最廣泛的準則變更之一,特別對於連鎖零售、航空、運輸、甚至銀行、保險等諸多行業都將產生廣泛的影響。
條例背景
IFRS 16 是由舊會計制度 IAS 17 演變出來,已於2019年1月1日生效。新條例最大分別在於租賃合約下, 過去都會按照IAS 17來分成兩類: 經營租賃(Operating lease)及融資租賃(Finance lease)。而在新會計準則IFRS 16條例生效之後,租賃不再分經營租賃或融資租賃,承租人須將使用權資產的價值,以及所承諾的未來租金的價值納入資產負債表上。然而,期限短於12個月或金額較小的租賃可以按照原經營租賃的方式進行會計處理。IFRS 16的變更為企業財務管理帶來巨大的挑戰。
對承租人影響:
除了短於12個月或是小額資產的租賃,其他所有租賃都將要上表,這會導致承租人的資產負債表將隨著現時經營租賃的租金承諾而相應大幅度膨脹。此外,經營租賃承租人的費用分攤將由現時的直線法(每月一樣的租金)變為與融資租賃一致的前大後小模式,即在租賃期的前半段時間內的租賃費用(即資產折舊加上利息)要高於現行租賃準則下直線法確認的經營租賃費用。
對出租人影響:
雖然出租人的會計處理基本沒有發生變化,但由於新租賃準則更新了對租賃定義、轉租、合同合併和分拆等問題的指引,出租人仍有可能受到影響。更為關鍵的是,承租人會計處理的變化可能會影響承租人重新架構租賃安排,並進而影響出租人的業務模式及與承租人的商業談判。
對3大報表影響:
- 資產負債表影響
過去慣用經營租賃的公司將會錄得租賃資產的增加,以及財務負債的增加。因為公司從租賃合約所獲取的使用權將會被納入資產當中,而相應的租金承諾(或財務承諾)就會被納入負債之中,公司的財務槓桿亦會因而有所提升。
- 損益表影響
對於慣用經營租賃的公司而言,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EBITDA)將會有所提升。原因是,IAS 17之下,公司就租賃合約所支付的「租金」會全數納入營運開支,而IFRS 16之下,「租金承諾」當中的利息部分就會撥至財務成本之中,而「使用權資產」則會如設備般進行折舊,財務及折舊開支固然會上升,但EBITDA卻無須納入這兩項開支。
- 現金流量表影響
慣用”經營租賃”的公司在”經營現金”流出預期會下降。原因與上一點差不多。IFRS 16將公司未支付的「租金承諾」視為負債,變相公司償還這「租金承諾」債務時的現金流出就會被納入融資現金流。
針對IFRS 16的最新要求,金蝶的IFRS 16租賃管理方案為客戶有效管理租賃合同、使用權資產、租賃負債等,降低進行IFRS 16準則變更時業務處理、系統支持和會計處理轉換的風險,避免影響財務報表表達的正確性,同時為減輕了財務人員的負擔。